2、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PACK結構虛擬仿真實驗系統
本實驗教學項目以基于智能人機交互的汽車動力電池虛擬仿真平臺為載體,通過認知學習、實驗操作、師生互動、教師評價等環節,達到鍛煉學生實踐和創新等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課堂教學、實地實驗和虛擬仿真實驗的有機結合,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在實踐中強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該項目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汽車動力電池工作原理及結構認知(2)汽車動力電池虛擬設計、裝配、調試(3)綜合運用與汽車動力電池實驗實操
3、氫燃料電池虛擬仿真實驗系統
氫燃料電池虛擬仿真實驗涉及材料、化學、電工等多學科知識,具有高度的學科交叉融合特點,是目前在材料化學學科的前沿領域之一。本項目以氫燃料電池虛擬仿真平臺為載體,以質子交換膜氫燃料電池為例,通過實驗認知、仿真實驗和知識點考核等環節,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和虛擬仿真實驗的有機結合,可以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4、ABS汽車結構認知虛擬仿真實驗系統
通過ABS實訓臺及ABS過程虛擬仿真實驗的操作過程,加深對汽車ABS產生的原因的理解,熟悉ABS介入的原因及產生作用的過程和對制動的影響,通過對ABS行為的學習為今后學習其他相關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1. 掌握汽車ABS系統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
2. 通過控制過程的仿真模擬,了解ABS的效果、介入時機、對制動的影響等。
3. 系統不能正常工作時,能夠正確判斷,找到并排除故障點
5、智能糧食車運動控制虛擬仿真實驗系統
智能糧食專用車輛運動控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培養機械工程學科車輛工程專業本科生,提高糧食專用車輛方向的應用實踐能力而開發的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課程系統。該實驗系統主要以《汽車試驗技術》課程作為實驗切入點,實施與開展智能糧食專用車輛運動控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將多門課程融會貫通,達到了讓學生了解和應用汽車智能化技術在糧食物流運輸場景的目的。
1.熟悉智能糧食物流車輛多傳感器的環境感知原理,理解環境感知的系統設計方法。
2.熟悉智能糧食物流車輛多傳感器的路徑規劃原理,理解路徑規劃的系統設計方法。
3.通過5G專網搭建,讓學生掌握5G大帶寬、低延時的特性。通過數字孿生系統的搭建,實現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數字雙胞胎”。同時,實訓室建成之后,科研人員可以利用實訓平臺進行科研、開發,為相關科研成果的產生提供載體。
4.通過實驗的訓練,實現學生對智能糧食物流車輛的運動控制實現從“了解”、“認知”到“創新”的發展過程。
6、新能源汽車結構與原理VR課堂
新能源汽車整體結構、動力電池組(包含動力電池組件、DC/DC轉換器、車載充電器、高壓控制盒等)(11節點)
7、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VR
吉利EV450新能源汽車以及維修場景,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檢測與維修。(11節點)
8、新能源汽車結構與拆裝VR
吉利EV450新能源汽車以及維修場景,對新能源汽車組成結構進行認知及拆裝。(11節點)
9、智能網聯汽車VR教學
智能網聯汽車整體認知與各個傳感器細節介紹(11節點)
10、混合動力汽車檢測與維修VR
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維修場景,對汽車進行檢測與維修。(11節點)
11、混合動力汽車結構與拆裝VR
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維修場景,對汽車組成結構進行認知及拆裝。(11節點)
12、傳統汽車檢測與維修VR
邁騰B8汽車以及維修場景,對汽車進行檢測與維修。(11節點)
13、傳統汽車結構與拆裝VR
邁騰B8汽車以及維修場景,對汽車組成結構進行認知及拆裝。(11節點)
14、各型號發動機拆裝VR
發動機以及維修場景,對發動機組成結構進行認知及拆裝。(11節點)
15、汽車整車維護保養VR
介紹汽車整車維護保養具體項目,對整車進行維護保養。(11節點)
16、汽車整車車身修復VR
介紹汽車鈑金與汽車噴漆技術,對車身進行鈑金噴漆。(11節點)